免疫细胞业务成蓝海:上市公司抢夺上游存储业务

时间:2015-01-27 作者:

细胞免疫治疗的广阔前景吸引了上市公司的目光,不少公司对这一新生“金矿”跃跃欲试。
 
复旦大学免疫生物所所长熊思东教授昨日(11月20日)接受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采访时指出,免疫细胞治疗研究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,在治疗肿瘤方面有一定效果。瑞银证券今年7月发布研报认为,肿瘤的免疫治疗方法有望治疗60%以上肿瘤类型,有望带来250亿美元以上的市场机遇,或是肿瘤治疗领域的下一座金矿。
 
而在国内,一些提前嗅到商机的上市公司已经有所动作。据记者统计,截至目前,已有冠昊生物、开能环保、中源协和、香雪制药等多家公司均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合作,在细胞免疫治疗领域早有布局。
 
记者了解到,免疫细胞存储是细胞免疫治疗的上游,由于技术门槛相对偏低,一些公司会把这一领域作为切入点。今年6月,冠昊生物与中国台湾鑫品生医签订免疫细胞储存技术授权书,以1200万元拿到后者在大陆区域内单独的、排他性的授权。
 
四个月后,冠昊生物成为首家尝鲜的公司。11月19日,冠昊生物在广州召开“免疫细胞银行”业务股东品鉴会,正式宣布对外开展自体免疫细胞储存服务。
 
冠昊生物首席科学家胡敏杰博士介绍,作为健康服务的四大支柱之一,现在的临床数据表明,细胞免疫对癌症、神经系统疾病等复杂疾病有一定疗效。在国际上,美国、德国、日本等医疗技术先进的国家已将免疫细胞疗法纳入常规医疗。
 
对此,熊思东表示,人体健康时收集的正常细胞既能解决细胞来源问题,理论上来说,又比生病时提取的细胞更容易提升免疫力。“通常做法是,在患者患病时抽取细胞并提高活性后再输回身体。如果在健康时存储自身细胞,患病时使用理论上是效果更好的。”冠昊生物副总经理兼董秘周利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目前公司已接到订单,但未透露对免疫细胞储存业务的盈利预期。
 
胡敏杰博士表示,冠昊生物只负责自体免疫细胞的采集和储存,严格与免疫细胞治疗环节相分离,做到储存环节绝对的闭环管理。在资本市场,细胞治疗成为医疗健康行业上继基因测序后又一个受热捧的板块。今年7月,开能环保因跨界涉足免疫细胞治疗连续五次涨停,而冠昊生物的股价也一路上扬。
 
前述专家称,尽管众所周知免疫细胞治疗有巨大成长空间,但成长扩容还需更多监管政策、技术引进和人员培育等落地配套。现在,国内大部分人还缺乏健康时存储免疫细胞的意识,整个免疫细胞储存业务还需要前期较长的市场培育和观念引导。(生物谷Bioon.com)